一字之差,很多人都會弄錯的藥材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1-12 瀏覽次數:464
如果說,你來到廣東還不知道這里的喜好是煲湯,那就等于沒入道。廣東人煲湯愛放各種藥材,像“紅棗”、“大棗”、“黑棗”等等。有人不禁會問:這些藥材一字之差,功效一樣嗎?到底怎么分辨呢?
大棗vs紅棗vs黑棗
大棗與紅棗其實是同一種藥材
大棗別名紅棗,人們在煲湯、制作藥膳時喜歡放兩三粒大棗以調和藥性,以免藥性太過損傷脾胃。
大棗藥食兩用,性溫味甘,具有補中益氣、養(yǎng)血安神、緩和藥性等功效,但有些人吃后會出現胸腹脹滿、消化不良、舌苔增厚、大便秘結等反應,此時應該停止食用。因為大棗雖好,但并非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,寒濕、濕熱體質者是不宜的。即使氣虛、脾胃虛弱者,也不宜每天進食過多,一般建議每日吃3~5個即可。
黑棗則分兩種,一種是用大棗(紅棗)經過炮制而成的,其補益作用及養(yǎng)血作用比大棗(紅棗)有所增加;另一種則是君遷子,別名“黑棗”,它其實并不是棗,而是一種柿子,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果膠,對改善便秘有效果。
但君遷子不宜空腹大量進食,否則容易引起胃腹痛、嘔吐等,嚴重者可導致腸梗阻。
生姜vs干姜vs炮姜
生姜:平素廚房里常見的姜
我們在烹飪時會用到姜片、姜絲、姜蓉、姜汁等,都用生姜來制作。生姜,屬解表藥,性微溫、味辛,具有發(fā)汗解表、溫中止嘔、溫肺止咳、解魚腥蝦蟹毒等功效。在感受風寒出現鼻塞、流清涕等感冒癥狀時,來一杯紅糖生姜水可以發(fā)散風寒。
同時,生姜還有“嘔家圣藥”之稱,在風寒咳嗽、惡心嘔吐時,含一片生姜,可以止咳、止嘔。在制作海鮮大餐時,加入生姜制品,可以解魚腥、蝦蟹毒。
在生姜中,有顏色較深、質地結實、纖維多、水分少、辛辣味強的“老姜”,以及質地軟脆、纖維少、水分多、辛辣味較弱的“子姜”。若為藥用,選老姜的效果更佳。
干姜:是將生姜曬干或烘干而成
屬于溫里藥,其性熱、味辛,長于溫中散寒、健運脾陽,多用于寒飲伏肺的喘咳及脾胃虛寒者。干姜由于偏溫燥,陰虛火旺者慎用,咽痛、咽干、大便秘結等熱性者也不宜。
炮姜是用干姜經過炮制而成的
炮姜是將干姜炒至表面微黑、內呈棕黃色而成。炮姜的性味、功效與干姜同,但辛燥之性減弱,溫里的作用變得緩和而持久,可溫經止血、止痛,也用于婦產科。